一、指导思想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内容融入平常教育教学中,积极开展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。根据学校“八化”管理要求,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以“三化目标管理”要求开展同课异构优化课堂教学落实课改措施,做到教师敬业爱生博学求实良好教风,形成学生乐学善思立志成才良好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将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,努力探索一条“高效、愉快”的化学教学新路。
二、主要工作和措施
⒈常规教学工作开学初按要求制定好科组备课组计划、学科进度表、公开课安排计划、第二课堂辅导计划。严格按照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,每次科组活动都有中心发言人,每名教师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。本学期坚持“核心循环法”教学,每一节课的学案定稿在原有基础下进行修改,使每一节课更加适合新一届学生的实际需要。加强“同课异构,提高课堂的有效性。
⒉每位教师要做好自己所任教班级的日常教学管理,抓好教学成绩。与全组老师齐心协力抓好日常教学和各种单元测试,课堂教学和测试要准备充分,并做好测试后的成绩统计分析,学生情况分析和教学改进方案。
⒊学习上学期教务处组织的教学集中听课评课活动,组织好本组的集体听课、说课和评课活动,集体研讨教学,做到切实能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提高课、说课和评课活动,集体研讨教学,做到切实能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提高业务。要求科组教师多听课,并在集体备课时各抒己见,发表不同的看法,使我们科组的化学教学能适应新课标的教学。并组织好每位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教学研究课,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。
⒋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,积极上交论文,参加市级评比。配合学校的总课题工作,深入实践课改理念,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实践活动,用好信息技术教学设备,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,不断积累总结经验、学期末要形成经验总结或案例等成果,并力争使“信息技术整合”成为本组特色。
⒌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,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,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。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,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。
上好示范课及公开课,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开展课内外的各种教研活动,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所成长。
⒍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为突破口。教学上立足以“打造高效课堂”为中心,将“以学定教、师生互动、教学相长”作为课堂改革的主旋律,切实在课堂组织形式、学生学法和教学策略上的突破。重视考试信息和策略研究,抓好试题和学情分析。
第7周 钟志禧 第9周 陈燕 陈飞燕
第11周 范晓芬 李瑞俊 第13周 张建明 吴思敏
第15周 梁伟军 陈薇薇 第17周 管盛华 刘文豪